海国志丨联合国贝伦气候变化大会开幕。中国为建设清洁美丽世

作者: 365bet体育注册 分类: 随心杂谈 发布时间: 2025-11-12 10:21
11月10日,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30届缔约方大会(COP30)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开幕。今年恰逢《巴黎协定》签署十周年。本次会议既是检验去年COP29成果的“第一次大考”,也是确保全球维持2030年1.5℃气温目标的关键节点,聚焦加快减排、改善空洞气候、促进公正转型等关键问题,呼吁各国抛开空谈,携手落实行动。 11月10日,巴西贝伦,COP30气候峰会期间的标语。来源:视觉中国 会议呼吁多边主义,聚焦落实行动。 COP30主席、巴西高级外交官多拉戈在开幕式上表示,多边主义无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途径。呵呵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将气候行动与经济活动结合起来,创造就业机会,成为一次真正有效的会议。他还强调了三个重点:加强多边主义和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气候机制、让气候行动更加贴近民生和实体经济、加快全面落实《巴黎协定》。巴西总统卢拉在讲话中呼吁各国履行气候承诺,加快行动步伐,推动以气候为中心的议程。 UNFCCC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·斯蒂尔直言,应对气候危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世界必须加紧努力减少排放并增强抵御能力。还需要就包容性和变革性的具体步骤达成共识,才能将愿景转化为具体行动。他还用亚马逊河的支流的转变来比喻或者说国际合作的重要性,强调贝伦会议的成果离不开各国的共同努力。 11月10日,巴西贝伦,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席弗莱德·克伦普在“中国角”系列边活动中发表演讲。资料来源:中国新承诺 中国彰显责任 中国为COP30传递出气候行动的强烈信号,不仅在大会“中国角”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层论坛,凝聚发展中国家共识,还向大会秘密提交了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(NDC)目标,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,中国的NDC目标含金量很高:历史上一直延伸到整个经济领域,涵盖所有温室气体。它还提出了绝对排放 r首次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目标。减排幅度(7%~10%)和绝对值(10亿~15亿吨)均高于欧美国家同期水平。与此同时,中国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。到2035年,风电、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将是2020年的6倍以上,力争达到36亿千瓦。要知道,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。在达峰之前推动如此大规模的减排,无异于“一步两步、一步一步”。转型难度之大、规模之大,世所罕见。国际社会盛赞:巴西总统卢拉表示,巴中在新能源领域合作深入,中国能源转型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。 Leila Ferreira,巴西国立大学专家坎皮纳斯部长也表示,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者。发展中国家的力量、团结尤为重要。中国代表团还明确表示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支持巴西担任主席国推动会议取得成功,愿与各方务实合作,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。会前发布的《中国峰值碳中和行动》白皮书再次彰显了中国维护多边主义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的决心。 1月20日,特朗普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行政命令,宣布美国退出《巴黎协定》。来源:视觉中国 美国推卸责任,落后了。作为《巴黎协定》签署十周年的关键节点COP30应该是各国提交更雄心勃勃的NDC并推动目标落实的“交接时刻”,但目前的进展令人担忧。联合国计划署2025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,截至9月30日,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缔约方提交了包含2035年减排目标的新版NDC,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实现2030年的目标,更严重的是,即使所有现有承诺都得到落实,本世纪气温升高可能达到2.3至2.9摄氏度,超过1.5摄氏度的安全线。这也使得 COP30 成为维持温度控制的最后一个关键窗口。美国的表现堪称“反面教材”,作为历史上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,也是全球气候危机的主要责任方,美国却没有派出高级别官员出席今年的大会。结果,完全无视其应有的责任。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明确表示,美国在关键时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巴西帕拉联邦大学教授塞缪尔·斯佩尔曼指出,美国的这种行为不仅回避、而且阻碍了全球气候议程的推进,并试图阻碍全球向生产发展新体系转型的进程。要知道,《巴黎协定》要求各国每五年加强一次气候行动计划,但美国的缺席,去掉了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环节,让温控任务变得十分艰巨。 11月6日,卢拉(右)在巴西贝伦与古特雷斯合影。来源:视觉中国 1.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成焦点 除了减排目标,气候融资也是COP30的重点议题。 COP29结束预计到2035年,每年将为发展中国家筹集1.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,其中发达国家带头增加3000亿美元。但目前来看,这一承诺仍停留在纸面上,投资尚未落实,分配机制也未落实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·古特雷斯表示,各方必须有明确、可信的路径确保融资目标实现,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公平、有尊严的气候正义计划。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·斯蒂尔也强调,这项融资“必须成为现实”。这事关各国共同利益,是对全球稳定与繁荣的投资,资金应迅速、平等地惠及各国。巴西总统卢拉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。他呼吁会议重点落实承诺,避免空谈碱性。他还建议共同在国家框架内建立管理机制,通过多边协商对不遵守气候承诺的国家采取惩罚措施。当前,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一个明确、可预测的资金流动机制。发达国家能否兑现资金承诺,如何确保资金有效惠及脆弱国家和社区,将是会内外争论的焦点,也是检验气候治理公平性的关键。 11月9日,在巴西贝伦,一名游客在COP30吉祥物库鲁皮拉的横幅前拍照。来源:视觉中国 巴西迁都,让世界了解亚马逊。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国,巴西用一系列实际行动传达了其对气候管理的承诺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都临时搬迁我到贝伦。这并不是巴西第一次迁都召开气候变化会议:1992年,巴西将首都迁至里约热内卢举办地球峰会,确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框架。 33年后,卢拉政府决定在COP30期间暂时将首都从巴西利亚迁往贝伦。这不仅反映了历史,也体现了对亚马逊保护的重视。贝伦位于亚马逊河河口,是通往亚马逊雨林的重要门户。卢拉表示,他选择在这里举办会议,是因为他想让世界真正了解亚马逊——保护亚马逊并不是把它变成“禁区”,而是让当地人以森林为生,将生物多样性转化为可持续的商品。事实上,巴西在过去两年半中已将亚马逊雨林的砍伐率降低了近50%,并计划开展未来森林恢复,到2030年实现零非法砍伐。虽然贝伦的交通和住宿条件并不便利,但巴西的意图很明显:用“沉浸式”的会议方式将全球的注意力集中在亚马逊地区,也用实际行动证明生态保护和人民经济发展是可以并行的。 (海报新闻编辑蒋辉综合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等)
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打赏。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